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中国人一切习俗与行为的准则。婚丧嫁娶,起土上梁,乔迁新居……这些仪式体现的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人文情怀。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人情消费逐渐掺杂了一些功利意识和攀比心理使得一些传统习俗变成陋习,助长了奢靡之风。
“拿不出高额的彩礼钱,致使儿子迟迟结不了婚”“没车没房就没有乡村爱情”“白事不大操大办就是不孝”“有丁点事都要办个酒席,收些人情钱”……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看似表面风光,其实内心叫苦,一些乡村存在的陈规陋习,真是让人苦不堪言。
正常的礼尚往来无可非议,但厚葬薄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是打着人情、传统的旗号,走形变异的风俗习惯。美其名曰是讲礼数,背后却是攀比炫富、铺张浪费,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这是新时代提出的崭新考题、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进行整治。可以说,破除陋习、树立新风已成为社会共识。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场关于乡风文明的“大考”正在这里生动上演。
山东省民政厅先后培育100个婚俗改革实验区,擦亮“海誓山盟”“礼安齐鲁”婚丧习俗改革品牌;东营市河口区积极探索并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让移风易俗从“被动遵循”变成“村民主动”;日照东港区将《东港区关于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要求,变成朗朗上口的《喜事新办三字经》《反对浪费 喜事新办》倡议书……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改革创新、举措频频,一场移风易俗的改革实践在这片土地上逐步展开,一种日渐深厚的文明气质在齐鲁大地悄然生长。
人人久苦于陈规陋习,但人人都言身不由己。摒弃陋习,需要来股“外力”,给大家找个“理由”。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山东省始终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与民间力量的双重作用。通过立法和政策指导,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明确禁止和限制某些不合时宜的风俗,同时鼓励和倡导节俭、健康、文明的新风尚;通过红白理事会等形式,让社区和家庭成为推动移风易俗的前沿阵地。在一些村庄,村民组建的红白理事会已经发挥了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类似自治组织站出来,倡导新风,建立村规民约,道出老百姓心声,让每个人理直气壮地跳出“死要面子”的黑色螺旋。
民风民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陈规陋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问题。为此,山东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建设,首批集中打造民俗文化重点村130个,补齐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短板;积极引导群众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群众演群众看”、小剧小戏“大擂台”活动,把“话筒”交给百姓,把“讲台”交给群众……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如今,农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精神世界越发充实丰盈、内生动力更加激发澎湃,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如今,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读书看报、娱乐健身的人多了,喝酒打牌、说是弄非的人少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的多了;孝老爱亲、互相谅解的人多了,发生邻里纠纷、违法乱纪的人少了……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改头换面易,移风易俗难。不良乡风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朝功成。既然是陈规陋习,就说明那些“规”那些“习”存续时间已久,有着较为顽固的生命力,很难一下子改变和消除,需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有移走“旧风”,“新风”才会徐徐而来。未来的路还长,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不断推动社会向善向上,让文明之花在这片齐鲁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图片源自网络)